两个评判体系聊完交易体系的三个层次、股市与个股的估值方法、正确的股市盈利之道后,聪明的读者朋友可能会渐渐地心生一种疑问:腾腾爸,你说过,股市投资就做三件事,首要一件就是寻找价值,但是到目前为止,好像还是没有告诉我们到底怎样给某一只具体的股票进行估值啊。
产生这种疑问是必然的,因为到目前为止,我们的确还没有直接涉及股票价值测算这一方面的内容。之所以会这样安排,我们还需要从关于投资价值的两个评判体系说起。
当我们面对一只股票的时候,确定买还是不买,根本的原因还是要看这只股票是否有投资价值:如果有,那么我们就会进行投资;如果没有,那么我们就不会进行投资。
这一点,很好理解。关键的问题是,投资价值是通过什么渠道和方式评判出来的。
在《投资与价值》一章的讨论中,关于价值与投资价值,我们得出过如下结论:第一,价值是投资的基础;第二,在确定投资价值的时候,还需要引入价格因素,只有把价格与价值结合分析,我们才能确定投资。
正因为对上述两点认识的侧重点不同,所以在后来确定投资价值的过程中,便产生了两种不同流派的评判体系。
第一种流派侧重于对价值的直接估算,主要和典型的方法是看财报。通过阅读财报,对企业方方面面的指标和数据进行尽量精准的定量分析,从而得出企业的基本价值。也就是说,通过财报提供给我们的大量而繁杂的数据分析,来为企业的价值称重。在得出自认为准确的企业价值数据后,再决定投资价值的多寡,最终影响和决定自己的投资行为。
比如雪球大V“唐朝”先生,写作过一本《手把手教你读财报》的书,书中就以贵州茅台的年度财报为例,详细剖析了通过财报来为企业体检的全过程。唐朝和他的这本书,就是这一流派的典型代表。
第二种流派则侧重于对投资价值的直接估算,主要和典型的方法是通过核心数据进行分析汇总。比如腾腾爸,今天为大家重点介绍的,基本上就是这种方法。我们依靠的核心数据,比如市盈率、市净率、股息率、分红率、净资产收益率,其实也来源于财报。但与单纯的财报派相比,它不追求逐条逐项的精细,而重在对上述核心的基础数据进行分析、比对,从而寻找到低估的标的以决定自己的投资行为。
腾腾爸在投资雅戈尔的过程中,并没有像唐朝先生选择贵州茅台时那样把茅台这家企业的点点滴滴都分析到骨头里去,我当初决定不断加仓购买雅戈尔的最重要理由就一个:雅戈尔有长期稳定的分红,熊市中股价不断创造新低,以五年平均分红计算,股息率高于5%,最低迷时,一度达到8%、9%的股息率水平。
这样的股息率水平,比民间高利贷都不差。而民间高利贷充满着道德风险和法律风险,毫无安全性可言,而投资雅戈尔,无论是在安全性、稳定性,还是在流动性、收益性方面,都毫不逊色。
按照我的投资交易体系和投资价值评判标准,我毫不犹豫地将投资标的选定在雅戈尔身上。
类似的例子,不止雅戈尔一项。事实证明,简单实用的评判标准是可行的。
因为第一派投资者需要较为专业的技术培训,而第二派的战法看上去则相对简陋得多,因此市场中人,在孰优孰劣方面经常争吵不休。但以腾腾爸的观察,两派都能产生高手,在投资标的的价值判断上,也常常殊途而同归。
举个例子:2016年年初,在国投电力和川投能源这两只股票的投资上,唐朝先生通过对国投和川投两家企业一番复杂而精确的数据分析,最终得出国投因为价格过低而在投资价值方面强于川投。而有趣的是,就在唐朝先生得出这一结论的前两天,我仅依靠国投和川投两家企业的2015年度财报披露的分红、ROE、PE、PB等简单的几个数据,也对比出了国投的投资价值要高于川投。
我得出这一结论的依据说出来其实很简单:每股利润相当、分红相当的两家企业,国投的价格居然比川投低了25%左右,凭什么呢?
唐朝先生给出了答案:国投这方面有一块火电业务,基于当时人们对新能源的狂热而对火电这种传统业务产生了偏执情绪,以至于在国投火电尚还盈利的情境下,市场对国投火电的估价是0。
腾腾爸的确没有像唐朝先生这样精准地找到病灶,但我还是从一些显著的失衡征象中得出了市场偏执的病根。
二者殊途而同归。
从总体上看,这两种流派都以追求价值投资为第一要务,所以归根结底都还应归于“价值投资”的门下,只是第一种流派长在精准细致,第二种流派长在简单实用。
同属一门,各有千秋,何必争执?
但追根溯源,两种流派的最大区别,还是来源于二者所锁定的估算目标的不同:如上所述,第一派是对企业的内涵价值进行直接估算,第二派则是对企业的投资价值进行直接估算。
打个比方说,这两派就像西医和中医的区别:西医看病,量血验尿,重在定量;而中医看病,望闻问切,重在定性。西医的优长在定点打击,中医的精髓则是辨证施治。对于同一种病症,中医和西医诊断和救治的方式方法可能完全不同,但都有可能达到治愈的目的。
在投资的领域,第一种流派的评判体系就像西医,我们姑且称之为西医派;而第二种流派则像中医,我们姑且称之为中医派。
正如中医、西医各有所长一样,这两种不同的评判体系也各有缺陷。
西医派重在看财报,专业性、技巧性较强,自认为只要寻找到了有价值的企业就是找到了开启财富之门的钥匙——但是如果看得懂财报就意味着能搞得好投资,那么投资也就太简单了。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们是否可以认为,财会、金融领域将成为巴菲特集中营?是否也就意味着巴菲特这样的投资天才可以量化生产?
事实并非如此。看懂财报和做好投资之间,可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至少我们看到,市场中投资做得好的,并不一定就是企业会计。
仅此一点,西医派就没有什么好特别骄傲的。
中医派的方法相对简单实用,比较适合于非专业人士,但是它的核心数据来源,还是财报。这就意味着,要想做得好、做得精,还是需要将自身的判断体系与精看财报结合起来。
考量到市场上的参与者非专业人士居多,尤其对于初入股市者来说,多系“无知识无经验无脑子”的股市“三无人员”,所以面对这部分受众,腾腾爸的投资交易体系重在介绍第二流派的方式方法。
正如社会上存在着中西医之争一样,市场中也存在着两种价值投资流派的分歧。腾腾爸一向的观点是:互相学习,包容并蓄。
之所以说投资是一门艺术,就在于有些复杂的事情不能搞得太简单、有些简单的事情不必搞得太复杂。而真实的投资难就难在这里,投资者最常犯的错误就是把复杂的事情看得太简单了,或者把简单的事情搞得太复杂了。
如何取舍,就是艺术。
腾腾爸非金融领域专业人士,走上投资之路实在有点阴差阳错,所以深知自己在投资方面的缺陷和不足——我对西医派,或曰财报派,从来没有排斥或鄙视之意。
事实上,分析彼此优劣,本意就是互相学习。
在掌握了中医派的理念与战法之后,加强对西医派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证券分析水平,应是一个聪明投资者最应该干的事儿。
所以,腾腾爸是十万个赞同和鼓励朋友们去学读财报、多读财报的。定量分析水平的精进,本身就能促进定性水平的提升。
二者本来就殊途同归,何不在投资的道路上携手相伴而行?
来源书籍《投资大白话》